close

小額貸款 車貸利率 小額借款 借款利率 卡債更生

【專論】​思想起許石,談民間音樂史料的整理

自1930年代以來,「唱自己的歌」,一直是近代台灣音樂人努力追求、打拼的目標。不同世代音樂人在學習、追求「新音樂」之餘,感嘆傳統音樂文化的流失,而有深入民間、追探並發揚本土音樂的行動,從民間找到精彩的音樂養分,持續創新與激發社會共鳴。這樣的實踐工作,有時甚至發展為集體的社會運動,如1930年代文學圈的歌謠整理工作,1970年代的民歌採集,都成為標示一個世代音樂人、震盪知識圈的社會運動。

事實上,有許多人也在這方面努力過、甚至發揮廣大的影響,但在我們談台灣音樂發展歷程的時候,卻長期被冷落、忽略。我想就近年新出土的唱片與文獻整理經驗,跟大家分享「許石」的「民歌行動」,藉此談談「我們遺漏了重要的什麼?」以及「如何把他們找回來?」

許石(1919-1980)是以〈安平追想曲〉、〈南都之夜〉、〈鑼聲若響〉等為代表作的作曲家,他1946年開始創作巡迴演出,在學校擔任音樂教師,自營唱片公司,也展開民歌整理與調查。透過文獻整理,可確立許石民歌行動的發展架構與時間點:戰後開始採集各類民歌資料,與許丙丁、鄭志峰、呂訴上等合作編寫為特定詞曲的歌曲,累積了〈思想起〉、〈丟丟咚〉、〈草螟弄雞公〉、〈牛犁歌〉等民歌類作品,1960年2月起展開以民謠為專題的音樂發表會,後加入大量原住民概念歌舞,還曾結合黃俊雄的布袋戲,1964年編寫演出〈台灣鄉土交響曲〉,1970年代組成「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」,巡迴海內外…

從創作發表轉型為民歌概念音樂團隊,許石始終是一位自營唱片、自辦音樂會的流行音樂家。他改編成為流行歌形式的〈思想起〉等歌曲,讓當代大眾得以感知到台灣的鄉土旋律,重新認知同居這片島上的廣泛生活經驗,得到感動、予以認同。透過行動與實踐,他建立跨族群的大量民歌編唱作品,可說是在長期戒嚴、標榜中國認同的1960到80年代台灣,本土認同、台灣意識的先驅之聲。

然而,在1970年代之後建立的台灣音樂史研究領域中,許石的作品幾乎沒有獲得相應的關注與考察。排除音樂審美、資料散佚等問題,其間也涉及學術考量、音樂風格的認同,乃至族群、國家文化認同的區別。

廣泛回顧台灣流行音樂史,除了許石之外,鄧雨賢、姚讚福等作曲家,也都有各自的民歌採集作業,日治時代以來廣泛發展的台灣歌謠採集,及其衍生發展的流行音樂作品不知凡幾,在台灣音樂史研究領域中,卻都很少被討論、研究。

這樣的「民間音樂家」與他們的作品,多半被歸類於流行音樂,而不被列入音樂學的研究對象。不過,他們的作品扎實地感動並影響了一般大眾,成為本土認同的聲音,進而成為新的「民族之聲」、「國民之聲」,當我們重新回顧近代文化蓬勃發展歷程,應給予珍惜與掌聲,也應予以新的評價與定位。

由於史料散佚、唱片折損,「民間音樂家」的作品整理,及其系譜的重建,仍賴大規模的民間音樂史料徵集與整理作業。

許石研究的經驗告訴我們,音樂家家屬奉獻的私藏文書,除創作樂譜外,文獻手稿、照片等資料的彙整,不僅可拼湊其音樂事業面貌,更直接重現其個人音樂理念。另一方面,現存的蟲膠或黑膠唱片,不僅直接重現音樂作品,相關內容曲目的建置作業,更可拼湊出他們音樂製作的概念與流變。這些有聲與文獻資料的典藏與整理,需要公部門更積極與廣泛的投入。

在相關研究起步與累積的同時,具公信力的開放資訊平台,是讓資料活化、供給當代音樂利用的基礎。從零散的民間資料逐步整合為資訊系統,一方面整合為後續研究之利用,一方面透過開放性公眾服務,得以被看見、聽見,更讓重新演繹與發揚成為可能。

以唱片文獻的典藏整理為基礎,搭建開放並具服務性質的資訊平台,讓過往感動大眾的聲音重新發聲,讓不同世代記憶中的音樂交響、對唱,是重構台灣音樂史的應要而必須的基礎工程。

【作者簡介】

黃裕元,台大歷史學博士,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,主要研究日治到戰後初期台語流行歌曲,兼及唱片產業研究,「聽!台灣在唱歌—聲音的台灣史」、「我們的二二八」等特展策畫。專著出版《台灣阿歌歌:歌唱王國的心情點播》(2005)、《流風餘韻:唱片流行歌曲開台史》(2014)、《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研究(1945-1971 )》(歌唱王國的崛起、飄浪的曼波,2016)。

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,文責歸屬作者,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,不代表本報立場。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-102925731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utlerrm7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